能在3个月之内疯涨80%,也能在6个月内跌跌不休地“缩水”60%,能在中国大量进口后迅速暴跌20%,也能在中国停顿进口时快速拉涨。在全球流动性过剩、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抬升的大环境下,铜价的跌宕起伏宛如反映全球金融市场的一块明镜,“照”出了西方投机者投机中国需求的险恶用心。
商报记者 陆依
2005年6月,中国国储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抛铜后,铜价自4000美元/吨飙升至8800美元/吨;而自2006年11月中国重返LME买铜后,铜价却在3个月内从7000美元/吨水平重跌至5300美元/吨水平;然而当中国宏观调控紧锣密鼓、美国房产市场持续低迷之时,现在的铜价却不跌反涨,悄悄地逼近8000美元/吨关口。
“逼空”再度笼罩铜市
昨日,LME3个月期铜( 66410,-80,-0.12%)突破了7900美元/吨的重要位置,最高上摸至8012.5美元/吨。与此同时,从伦敦市场传来消息:墨西哥集团和南方铜业公司的工人可能开始新的罢工。此外,有一大型投资者声称手握高达90%的LME注册铜库存,“罢工”、“逼空”的担忧再次笼罩市场。
“铜价在上涨,投机者在等待。等待什么呢?等待中国人再来买铜。”上海中期金属分析师曹泓在分析近期铜价走势时表示。根据中国海关7月10日公布的数据,中国1至6月进口未锻造的铜及铜材151.4万吨,同比2006年增长52.3%。依照上半年的进口增长势头,今年下半年,中国还将铁定进口超过150万吨。既然中国需求是硬性的,那么对于为西方金融资本所控制的矿业巨头们就没有道理不抬价销售。于是乎,罢工消息一波接着一波,而铜矿砂的冶炼加工费谈判条件异常苛刻,不但取消了“价格分享条款”,更是将加工费(TC/RC)直接杀到60美分/6美分,而中国冶炼商的保本价需要90美分/9美分。
库存疑为被人操控
在市场传言LME铜库存再度受到人为操控后,铜价涨升的造势又一次接近了顶峰。
长城伟业高级金属分析师景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LME铜库存有人为控制的传言可能是真实的。“从每日的LME注销仓单的情况看,库存每日都在下降,但注销仓单却维持高位。例如周一的库存报告显示,LME铜库存总量为102075吨,但其中注销仓单则为19100吨,占总库存的18.71%。与其他金属占比相比(铝为2.81%;镍为5.95%;锌为11.52%;铅为3.28%;锡为4.92%),铜库存的注销率显然要高出太多。根据LME的交易规则,被注销的铜必须要在两周之内离开LME仓库,而如此之高的注销率以及总库存量的不断减少,可以说明库存的进出已被某些机构所控制。”
目前LME库存为102075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周的铜库存为83091吨,两地交易所库存总量只能满足全球两天的铜消费水平,为去年8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迹象是一直“高烧不退”的现货高升水。本周现货较3个月期铜价格已从前一周的129美元/吨跌至112美元/吨,但仍旧是去年6月以来的高位水平,今年7月初时的升水也只有70美元/吨左右。“现货较期货的高升水,低库存和高注销率,以及相比库存而言的巨大持仓,这些市场显现出来的迹象都可以说明,目前伦铜的‘逼仓’特征已较为明显。”景川表示。
景川还认为,近期一系列的罢工事件似乎也有某些操纵的迹象存在。“劳资纠纷连续出现的背后,是消费淡季生产企业通常的大修期,通常情况下,这个时期产量会出现一些萎缩,而利用这个时期进行罢工,在不会影响全年生产的同时又可以影响铜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目的明确的罢工可能会在落幕之后显露出其本意。”
-根本原因
铜需求硬性 铜企陷困境
从整体上看,美国支柱型产业房地产行业仍然没有走出低谷,中国的宏观调控则在紧锣密鼓中,经济前景的不明朗是乎与基本金属市场的走牛呈现相反状态。但也许西方投机者已经看到了中国对于铜的需求仍是硬性的。作为当今世界工业增长的龙头,中国工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是商品消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并且在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的作用下,产业结构重组与升级令中国工业增长更加稳健。只要中国不陷于衰退,那么抬高中国需要购买的大宗商品(包括能源和基本金属)价格则可以一方面攫取超额利润;另一方面可以向人民币施加更大的升值压力。
此外,国际铜价虽然涨升,国内铜企的盈利状况却在衰退。一方面,国内铜企因铜精矿供应不足而产能空置;另一方面,越来越低的冶炼加工费令国内铜企面临生产则赔本,不生产则更赔的境地。对此种现象,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铜业分会的一位副秘书长指出,在国内扩大铜矿资源的勘探,在国外积极拓宽铜矿资源的获取渠道是目前国内铜企乃至国家外汇储备管理公司的主要目标之一。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